爱思唯尔2015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一、榜单总览
发布背景:爱思唯尔于2016年1月26日发布2015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基于Scopus数据库对中国学者的全球学术影响力进行系统分析。
上榜规模:共1745位学者入选,覆盖224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涉及材料科学、物理、医学等38个学科领域。
评选方法: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制定的标准,以Scopus数据库的客观引用数据为核心依据。
二、机构分布
头部机构:
∙ 中国科学院以277人位居榜首;
∙ 清华大学(含北京协和医学院)130人、北京大学87人、浙江大学86人分列第二至第四位;
∙ 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入选人数均超30人。
地方机构:
∙ 苏州大学15人入选,覆盖材料科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等领域,位列全国高校第24名;
∙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4人入选,涵盖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王爱勤、邓友全等);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潘锋教授入选物理类榜单。
三、代表学者与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
李蓬(清华大学)、陈国强(清华大学)、邓宏魁(北京大学)、陈竺(上海交通大学)、刘健康(西安交通大学)、沈文飚(南京农业大学)因氢气生物学研究入选、赵立平(上海交通大学)在微生物学领域表现突出。
人文地理学领域:
刘彦随(中科院地理所)、龙花楼(中科院地理所)、贺灿飞(北京大学)、周一星(北京大学)、何深静(中山大学)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领域:
潘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入选物理领域。李述汤(苏州大学)等4位教授连续两年上榜。
社会科学领域:
林毅夫(北京大学)在经济学领域入选。
四、榜单特点
国际化标准:依托Scopus全球最大同行评议论文数据库,体现学术影响力评价的客观性;
学科多元化:涵盖社会科学、工程、医学等前沿领域,反映中国科研的全面布局;
机构多样性:除顶尖高校外,地方院校(如苏州大学)、中科院下属院所(如兰州化物所)均展现科研实力。
该榜单为中国科研竞争力评估及学科交叉趋势分析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