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2018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爱思唯尔2018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于2019年1月17日发布,核心信息如下:
一、榜单总览
上榜人数:共1899位学者入选,覆盖229个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高校学者占比最高;
学科覆盖:涉及材料科学、医学、化学工程、通用工程、环境科学等38个学术领域;
数据基础:基于Scopus数据库的客观引用数据,采用文章级学科分类方法。
二、机构分布
头部科研机构:
∙ 中国科学院以282人位居榜首;
∙ 清华大学(126人)、北京大学(100人)、浙江大学(91人)、上海交通大学(81人)、复旦大学(57人)分列第二至第六位;
∙ 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入选学者均超过30人;
其他机构亮点:
∙ 西北工业大学7位学者入选;
∙ 首都医科大学9位学者上榜,覆盖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等领域;
∙ 兰州化物所5人入选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5人上榜,入选数居工信部部属高校第二位;
∙ 北京师范大学17人入选,涉及环境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10个学科。
三、代表学者与领域
材料科学:
张俐娜(武汉大学)、章明秋(中山大学)等。
计算机科学:
高文(北京大学)、周涛(电子科技大学)等。
医学与生命科学:
蒲慕明(中科院神经所,克隆猴研究)、张启发(水稻基因组研究)、高福(流感研究)等。
航空航天与工程:
宝音贺西(清华大学)、邓小刚(国防科技大学)、张靖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经济学、商业管理学等学科入选较少,代表性学者包括北京大学林毅夫(经济学)。
四、榜单特点
国际影响:Scopus高被引论文数据体现中国学者的全球学术贡献;
学科广度:覆盖材料科学、能源、经济、社会科学等前沿方向;
机构多样性:除高校外,今日头条、科大讯飞等企业及科研院所亦有学者入选。
该榜单为分析中国科研竞争力及学科布局提供了重要参考。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