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榜单以全球权威的引文与索引数据库Scopus作为中国学者科研成果的统计来源,采用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发的方法,系统性地呈现了中国学者在学科领域的科研贡献与创新价值。榜单于2024年3月27日发布,以下是榜单的核心信息:
一、榜单总览
上榜人数:共5801位学者入选,覆盖496所高校、企业及科研机构;
学科覆盖:涉及教育部10个学科领域、84个一级学科,包括工学、理学、医学等细分方向;
数据来源:基于Scopus数据库,采用上海软科开发的学科分类方法,优化后的学科映射覆盖111个细分方向。
二、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以537人位居榜首;
清华大学(266人)、浙江大学(233人)、北京大学(201人)分列第二至第四位,浙江大学与北京大学相差32人;上海交通大学(193人)、复旦大学(141人)紧随其后;
高校表现:共有10所高校入选人数超过100位,华中科技大学以125人位列全国第六。
三、代表学者与领域
清华大学:
经管学院:白重恩(应用经济学)、钱颖一(理论经济学)、苏良军(理论经济学)、陈剑(管理科学与工程)、陈劲(管理科学与工程)、陈煜波(工商管理)、胡佳(工商管理)、李宁(工商管理)、李习保(工商管理)。
清华SIGS:陈鑫磊、贺克斌、李宝华、吕伟、李炳、Peter E. Lobie、欧阳证、吴耀炯、周光敏、郑泉水。
华南理工大学:
薛泉、褚庆昕、车文荃、章秀银、唐杰、冯文杰、潘咏梅、温淼文(8位,电子与信息工程领域)。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谢恩、梁建、KENNETH A.KIM(管理科学与工程)、熊伟(公共管理)。
四、榜单特点
学科细分优化:采用更细化的学科分类,凸显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例如工学细分37个方向、理学13个方向;
学术影响力分析:榜单不仅展示学者个人成就,还反映机构优势学科布局及关键技术领域的人才储备。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