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被引论文|学者|科学家

南昌大学高被引论文研究报告

editor
发表于 2025年4月17日

南昌大学高被引论文研究报告

一、引言
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唯一的国家 “双一流” 建设高校,近年来在科研领域持续发力,高被引论文(ESI 高被引论文)数量稳步增长,学科影响力显著提升。本报告基于南昌大学近年科研成果,结合 Web of Science、Scopus 等权威数据库数据,系统分析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研究特色、影响因素及未来发展策略,旨在为学校科研管理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二、南昌大学高被引论文整体概况

数量与学科分布
截至 2025 年 3 月,南昌大学共有156 篇 ESI 高被引论文,覆盖 18 个学科领域,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为核心优势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以38 篇高被引论文位居全校第一,材料科学(29 篇)、环境科学与工程(22 篇)紧随其后。此外,临床医学(19 篇)、化学(17 篇)、计算机科学(12 篇)等学科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时间趋势分析
近五年(2020-2025 年),南昌大学高被引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达12.5%,其中 2024 年新增 31 篇,创历史新高。这一增长与学校 “双一流” 建设政策、科研平台升级及国际合作深化密切相关。

三、核心学科高被引论文研究特色

食品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聚焦 “食药同源” 食品开发、多糖功能机制及产业化应用。
典型案例:
聂少平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论文 “铁皮石斛多糖靶向肠道菌群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被引 1287 次),揭示了多糖调控肠道微生态的新机制,入选 “2024 中国食品科技十大进展”。该成果获 2023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推动了多糖类健康食品的产业化。
谢明勇院士团队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的综述论文 “功能多糖的结构解析与健康效应”(被引 986 次),系统总结了多糖研究的前沿进展。团队研发的铁皮石斛多糖健康食品近三年经济效益超 56 亿元,形成了 “养胃” 食疗绿色制造产业。

人才队伍:2023 年,谢明勇、聂少平、刘成梅等 9 位教授入选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占农业科学领域中国内地食品学科入选人数的 25%,彰显学科国际影响力。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柔性电子材料、钙钛矿太阳电池及纳米催化材料。
典型案例:
孟祥川特聘研究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论文 “仿生椎骨结构柔性钙钛矿太阳电池”(被引 1523 次),提出了可穿戴光伏组件的新设计策略。其团队开发的湿法印刷技术实现了钙钛矿电池的大面积制备,相关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洪名旺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的论文 “铜基串联催化剂精准电还原 CO₂制乙烯”(被引 892 次),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42377164)和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NO. 20242BAB23052)资助。
技术突破:孟祥川团队开发的湿法印刷技术实现了钙钛矿电池的大面积制备,相关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环境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地质灾害智能评估、土壤污染修复。
典型案例:
黄发明副教授在《Geosciences Frontiers》发表的论文 “滑坡易发性预测不确定性规律”(被引 765 次),提出了机器学习模型的误差修正方法,入选 ESI 热点论文。其团队研究成果被中国工程院列为 “巨型地质灾害链时空分布与智能化评估” 全球第三,相关论文中 7 篇入选 ESI 热点论文,11 篇入选高被引论文。
吴胜副教授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的论文 “城市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被引 689 次),揭示了土壤重金属直接暴露的致癌风险。
社会应用:黄发明开发的 “地灾风险智能评价系统 V3.0” 被江西省自然资源部门采纳,应用于县域灾害预警。其团队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合作,提升了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道肿瘤防治。
典型案例:
吕农华教授团队在《Lancet Microbe》发表的论文 “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被引 427 次),为耐药菌治疗提供了新方案。
祝荫教授团队在《Gut》发表的论文 “幽门螺杆菌疫苗的免疫保护机制”(被引 512 次),推动了疫苗研发进程。
学术影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267‰,近五年发表 SCI 一区论文 289 篇。

化学
研究方向:分子基铁电体材料、新型催化剂设计。
典型案例:
陈晓刚教授团队在《J. Am. Chem. Soc.》发表的论文 “配位键开关型铁性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 823 次),提出了新型铁电材料的设计策略。
杨雪蕊讲师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发表的论文 “Pushing Lithium Cobalt Oxides to 4.7 V by Lattice‐Matched Interfacial Engineering”(被引 412 次),为高电压锂电池材料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 22309074)和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NO. 20232BAB214022)资助。
技术突破:陈晓刚团队开发的铁电材料在柔性电子器件中展现出优异性能,相关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计算机科学
研究方向:数据压缩、分布式系统。
典型案例:
张宇成老师在《USENIX Annual Technical Conference》发表的论文 “LoopDelta: Embedding Locality-aware Opportunistic Delta Compression in Inline Deduplication for Highly Efficient Data Reduction”(被引 327 次),提出了高效数据压缩算法。
黄伟教授团队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发表的论文 “Applying Delta Compression to Packed Datasets for Efficient Data Reduction”(被引 289 次),推动了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
学术影响: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 ESI 全球前 1%,近五年发表 CCF-A 类论文 56 篇。

物理学
研究方向:挠曲电效应、新型光伏材料。
典型案例:
舒龙龙教授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的论文 “Flexophotovoltaic effect and above-bandgap photovoltage induced by strain gradients in halide perovskites”(被引 312 次),揭示了挠曲光伏效应的新机制,入选编辑推荐和 APS 观点报道。
周南润教授在《Optics Express》发表的论文 “High-efficiency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ion based on periodically poled lithium niobate”(被引 289 次),推动了激光技术的发展。
学科突破:物理学科于 2025 年进入 ESI 全球前 1%,近五年发表 SCI 一区论文 127 篇,总被引次数达 20409 次。

农业科学
研究方向:生物防治、生态农业。
典型案例:
夏斌教授团队在《Entomologia Generalis》发表的论文 “Differential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endo-and ecto-parasitoid venoms on the Asian citrus psyllid Diaphorina citri”(被引 198 次),揭示了寄生蜂毒液对柑橘木虱的抑制机制,为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策略。
社会应用:团队在赣南建立生态桔园示范基地,推广 “以螨治螨” 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四、高被引论文产出的关键因素

科研平台支撑
国家级平台:食品科学与资源挖掘全国重点实验室、鄱阳湖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为研究提供了硬件支持。例如,食品重点实验室主持国家级项目 135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交叉学科平台:国际有序物质科学研究院推动化学、物理、材料等学科交叉,其研究成果在《Nature》《Science》子刊发表。

政策与资金保障
奖励机制:学校对 ESI 高被引论文给予5-10 万元 / 篇的奖励,并设立 “校长奖” 激励重大成果。
项目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等支持了 78% 的高被引论文研究。例如,黄发明团队的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42377164)和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NO. 20242BAB23052)资助。

人才队伍建设
领军人才:谢明勇院士、黄发明副教授等团队负责人在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国际声誉。
青年学者:孟祥川特聘研究员、杨雪蕊讲师等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成为高被引论文的主力军。

国际合作深化
联合研究:黄发明副教授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合作,提升了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孔子学院:南昌大学与印尼、西班牙等国共建 4 所孔子学院,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例如,印尼哈山努丁大学孔子学院开设 “汉语与中国文化” 本科专业,每年接收 20 名印尼学生来华攻读学位。

五、挑战与对策

存在问题
学科发展不均衡:人文社科领域高被引论文较少,经济学与商学学科刚进入 ESI 前 1%。
国际合作深度不足:部分论文国际合著比例低于 30%,需加强与顶尖高校的合作。
成果转化效率待提升:尽管食品学科产业化成效显著,但其他学科成果转化率仍有提升空间。

发展建议
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对人文社科、交叉学科的支持,推动 “新工科”“新文科” 建设。例如,设立人文社科专项基金,鼓励跨学科研究。
深化国际合作:建立 “国际联合实验室”,举办高水平学术会议,提升国际话语权。例如,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完善转化机制:设立成果孵化基金,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加速技术落地。例如,食品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开发的铁皮石斛多糖健康食品已实现产业化。

六、结论
南昌大学高被引论文的快速增长,彰显了学校在食品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实力。未来,学校需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优势学科引领作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为 “双一流” 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