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的评选规则
editor
发表于 2025年3月26日
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评价标准旨在衡量学者学术影响力,该标准为评估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舞台地位提供重要参考。
一、核心评估维度
1.文献引用数据
以Scopus数据库为数据源,统计学者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论文、会议成果、专著等被引频次,要求总被引次数在学科领域内位居全球前1%。
单篇论文的最高被引次数、他引次数(非自引)及高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为关键指标。
2.文献质量要求
至少需有一篇全球前1%高被引文献,或学者的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指数(FWCI)高于1。
顶尖期刊(如被SCI收录的期刊)发表的论文权重更高
3.作者身份与机构归属
仅统计学者现职单位为中国(大陆)机构期间发表的成果,且需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二、学科分类规则
1.采用Scopus的ASJC标准学科分类,并结合中国教育部一级学科映射(覆盖111个学科),细分如工学(37个方向)、医学(9个方向)等,增强学科可比性。
2.跨学科研究成果需通过分数计数法评估:若跨学科论文的引用分数计数总和≥1.0,则视为具备跨学科影响力。
三、特殊学科侧重
工程技术领域:侧重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实践贡献。
医学领域:关注研究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
人文社科领域:强调观点的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
四、时间范围与更新机制
数据统计年限通常覆盖近20年(如2019年榜单统计1996-2019年文献),评估周期集中在每年10-12月。
数据库定期更新阈值,奇数月调整高被引论文入选标准。
评论已关闭。